银河系的现实真相:外星文明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通
你是否曾想过,银河系里真的存在像地球一样的智慧文明吗?如果真有,它们会是什么样子?这不是科幻,而是费米悖论的问题:如果宇宙中存在高智慧生命,为什么我们还没有发现它们? 传统的解释包括动物园假说、脆弱世界假说和森林暗域等,但最近出现了一个看似温和的新观点。NASA 天体物理学家 Robin Corbet 在一篇尚未同行评审的论文中提出了“极端普通”理论:银河系中的文明数量其实并不多,它们并不像科幻里描绘的那样高深莫测,也不会频繁出现在我们视线中。 Corbet 进一步解释:如果它们确实比我们稍微先进一点点,但并不多于我们,它们在寻找其他智慧生命时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最终放弃探索。正如他对《卫报》所说:“这个想法是它们更先进,但并不多先进。就像拥有 iPhone 42 而不是 iPhone 17。”这听起来更可能,也更自然。 这一“极端普通”观点解释了为何我们还没有观测到任何科技信号——因为文明并没有能力建造可以用望远镜看见的巨型结构,也没有大声广播的信号;也没有像科幻中那样的捷径。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超光速、没有基于暗能量或暗物质的机器,也没有利用新的物理定律。
In This Article:
核心观点:‘极端普通’理论到底在说什么?
Corbet 的核心主张是:银河系的文明数量可能不多,且它们的科技进步并不像科幻里描绘的那样跨越式。它们有点“普通”,在研究宇宙与寻觅同类文明时也会遇到同样的限制,因此往往在某些阶段选择放弃。 这意味着银河系里没有大规模可见的文明网络,例如会围绕恒星的 Dyson 级群体,或是能发出强烈信号的 beacon。换言之,“观测到别的文明”的难度,恰恰来自文明本身的局限与探索成本,而非人类无法理解的宇宙新法则。
证据、限制与成本:文明不如你想象得耀眼
Corbet 还强调:这些文明“没有超光速”,也没有基于暗能量、暗物质或黑洞的新型机器;他们也没有利用新物理定律。 如果他们确实具备跨星系旅行的能力,那也很慢、成本极高,因此不值得进行大规模探测或传播信号。这样的现实解释了为何我们在远距离天文观测中看不到明确的文明迹象。
反对声音与对比:另一种解释为何被看作更有力
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可但并不完全认同的是 Michael Garrett,Jodrell Bank Centre for Astrophysics 的主任。他对《卫报》说:“这项观点很有新鲜感,但也有不足。它把宇宙描绘成一种极为人类式的冷淡,我不太相信所有智能生命都会如此平淡。” Garrett 进一步提出另一种解释:其他后生文明可能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于超出了我们的感知能力——也就是说,我们根本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已经走在我们前面,超越了观测的边界。相关研究已被接纳发表在 Acta Astronautica。
意义与展望:若理论成立,我们该如何看待宇宙?
这项新理论挑战了那些光鲜亮丽的科幻设想,提醒我们在宇宙尺度上保持谦卑。如果文明确实像 Corbet 描述的那样“有限且普通”,那么寻找外星生命的策略与目标也需要相应调整。 科学界将继续探索,但自然总会在拐角处给我们一个惊喜——正如 Garrett 所说:“自然总会在拐角处给我们一些惊喜。” 附注:原文来自 Futurism 的科技与科学记者,关注天体物理、人工智能与环境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