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引发全球辩论的洋葱:年轻厨师的“水平切法”让厨艺界分成两派
洋葱被全球各地的料理视为灵魂配角,味道强烈、用途广泛。它们是汤品、咖喱、炖菜等的点睛之笔,同时也是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钾等营养的丰富来源。切洋葱时,常会因为释放的酶而刺激眼睛,令人不禁流泪。这一切之上,最近在社媒上走红的“水平切法”却把这一普通厨房动作推向了舆论漩涡。 这位年轻大厨Sophia Lampros在 Instagram 上以“你没听说过的妹妹厨师”自居,视频风格轻松、贴近生活,仿佛在对朋友分享技巧。她的一段视频被冠以“我给妹妹的洋葱切法教程”,引发热议与争论。
In This Article:
步骤揭秘:Sophia Lampros 的“水平切法”洋葱切法
在这段视频中,她描述的操作要点清晰直观: - 先切掉洋葱的一端,再对半切开,剥去外皮。 - 将洋葱的平切面朝下放在案板上,横向切出一系列浅口,但不要切断全部。 - 然后把洋葱张开成扇形,向镜头展示切口,接着再纵向切成粒状。 - 最终得到的是细小、均匀的洋葱粒。她在视频下写道:“Do you know how to cut an onion — I like to think so.”
网友反应分化:有人称“不会流泪、专业”,也有人质疑这一方法的安全性
评论区很快炸开,意见对立而尖锐。有人写道:“没有泪水。真正的专业人士。”也有人留言:“看来我是你另一位姐姐,因为我需要这个。”还有人表示:“我现在真的被迷住了。”“我把视频收藏起来,等未来用用看。” 也有声音提出质疑:"这洋葱本来就该有横向切片,水平切其实没什么用。"更有人建议:"试着不做横向切口,结果也会一样,横切只是厨师学校的神话。" 有资深厨师的观点也被提及:"我做了13年厨师,经历过厨师学校,在许多名厨手下工作过,没有一个厨师会做水平切。若采用正确的竖切角度(跟着彩虹的方向),就没有必要再做横向切割。" 另一位则表示可能与学校有关:"这要看不同的厨艺学校。" 最后也有观众对这场辩论做出反思:"人们真的在这个聊天里为洋葱争论,社群似乎已经被‘烹熟’了。" 还有人总结道:“若不进行横向切,切出的洋葱会更长且大小不一,若要均匀,就需要横向切。”
洋葱的真相与争议:营养价值、切法难题,以及厨艺教育的冲突
洋葱在全球料理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几乎出现在每一类食谱里。它们的风味层次可以提升汤品、咖喱和炖菜的口感,成为许多菜肴的灵魂。营养方面,洋葱富含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钾等营养成分,同时具有抗氧化特性。 关于切法的讨论则揭示了厨艺教育与传统之间的张力。有人坚持橫向切出整齐粒状的理念,认为锐利的角度和一致的尺寸能带来稳定的口感;也有人认为如果竖向切已达到理想颗粒,横向步骤就显得多余甚至危险。 这场讨论也映射出社媒时代的教学困境:一个看似简单的技巧,竟能成为关于安全、效率与教育路径的公共对话。
结局与启示:在创新与安全之间寻找平衡——每个人都能决定自己的切法
这场关于“水平切法”的辩论,最终不是要宣布谁对谁错,而是提醒我们:在厨艺的世界里,创新与安全需要并行。对于家庭厨师来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最为关键;若追求极致的一致性与美观,务必在熟练与安全的前提下尝试不同的切法。 这场讨论也提醒我们,教学与学习应当包容多种技术路径,而不是把某一种方法强行定型。真正的智慧在于理解场景、掌握基本功,并以安全为首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