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x 0.00 + POST No Image

五年禁赛、失去一切的代价:拒绝DNA测试的泳坛震荡

SHARE
0

葡萄牙泳手汉娜·卡尔达斯因拒绝接受国际泳联(World Aquatics)要求的DNA性别测试,被处以五年禁赛,并取消近三年的所有体育成就。这是一个关于个人隐私、性别认同与体育治理之间的公开对抗的故事。她表示愿意承受处罚以维护个人医疗隐私,认为此类程序过于侵入性。事件也凸显了在全球体育规则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张力。

五年禁赛、失去一切的代价:拒绝DNA测试的泳坛震荡

核心事实:为何要DNA测试,以及为何拒绝

世界泳联要求进行DNA测试以确认性别,以确保比赛分组的公正。卡尔达斯明确拒绝接受测试,因而被判禁赛五年,直至2030年10月。她并未对禁赛决定提出上诉。她还指出,相关检测在她居住的美国不可得或没有保险覆盖,这加剧了其反对情绪。

核心事实:为何要DNA测试,以及为何拒绝

跨项成就与个人隐私的矛盾

除了游泳,卡尔达斯在跨项健身比赛中也屡获佳绩,并在室内五百米划船创下世界纪录。她今年47岁,仍然活跃在全球比赛场景中。去年在多哈举行的世界退役运动员锦标赛中,她在女子100米自由泳夺冠,50米自由泳获亚军,50米蛙泳位列第三。

跨项成就与个人隐私的矛盾

美国泳协与世界泳联的对立与裁决

在今年春季的美国退役运动员锦标赛(USMS)中,卡尔达斯在五项个人项目中夺冠。USMS随后经过核验,确认她出生时被认定为女性并以女性身份比赛;同时指出她在2002–2004年曾在USMS男子组参赛。但世界泳联选择继续进行自己的性别测试,卡尔达斯拒绝,导致禁赛延至2030年10月。她未对禁赛决定提出上诉。

美国泳协与世界泳联的对立与裁决

社会回响:隐私、权利与体育的界线

此事再度将体育机构对个人隐私的权力下限推向公众视野,提出在规则、公平与人权之间应如何取舍。美国前泳手赖利·盖恩斯在社媒上转发相关新闻并附上卡尔达斯照片,进一步点燃关于跨性别运动员议题的辩论。去年的多哈世界退役运动员锦标赛结果也被引用,凸显不同机构对同一议题的不同处理方式。这起事件成为全球范围内关于隐私保护与体育治理边界的一个重要案例。

社会回响:隐私、权利与体育的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