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气囊:在空难阴影下的AI救生设想
在 Air India 的致命坠机事件之后,一群工程师提出一个看似疯狂的方案:给飞机装上外置气囊,通过AI预测碰撞并在最危险的瞬间释放,以把致命坠落变成可生还的降落。该概念被命名为 REBIRTH,号称“第一款AI驱动的坠机生还系统”,正在角逐詹姆斯戴森奖的入围。 事故背景:在阿默达巴德的事故中,787-8 Dreamliner 从起飞后仅30秒便坠毁,机上242人几乎全员遇难,只有一名幸存者。设计者表示这一事件激发了他们的情感风暴——母亲夜不能寐、乘客与机组人员在知晓已无路可逃时的恐惧,让他们下定决心要让“生还”成为可计划的结果。
In This Article:
项目与初衷
REBIRTH 是被描述为“首个AI驱动的坠机生还系统”。它通过智能气囊、冲击吸收液体和中段反推来应对潜在的撞击。两位设计师 Eshel Wasim 与 Dharsan Srinivasan,来自比拉理工学院-迪拜校区,他们受阿默达巴德事故的启发。创作者说:“在2025年6月的阿默达巴德坠机后,我母亲无法入睡……那种无助感一直缠绕着我们。”他们将这场情感风暴转化为数小时的研究与设计,REBIRTH 不只是一门工程学,更是一份对生存的承诺。
工作原理
系统通过监测高度、速度、发动机状态、航向、火情和飞行员反应等数据,来判断是否会发生紧急情况。一旦在海拔不足3000英尺时坠毁不可避免,气囊将自动展开;机长仍可在此时撤销部署。 气囊由机头、机腹和尾部同时弹出,速度在两秒内展开,像是巨型爆米花裂开的防护壳,吸收冲击,保护机身。若发动机正常工作,反推装置将降低下降速度;若发动机失效,将启动气体推进器。总体目标是将下降速度降低8%到20%,稳定姿态。 机舱墙壁和座椅后方设置的冲击吸收液体在软态时保持柔软,但在撞击时会迅速变硬,以降低伤害。
部署与测试计划
设计者表示,这套气囊系统既可加装于现有飞机,也可在新机中直接集成。他们计划与航空实验室合作,开展碰撞滑轨和风洞测试,以验证材料和机制在现实条件下的可靠性。 目前尚无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但他们希望 REBIRTH 能经过测试、获得批准,并在真实航班中使用。
意义、奖项与未来愿景
如果他们赢得詹姆斯戴森奖,奖金超过4万美元,并获得创业资助与曝光机会。决赛结果将于11月5日揭晓。 不过团队强调,他们追求的并非名声或金钱,而是将这项愿景变为现实的第一步——让在所有失败情况下仍有生存机会成为可能。 他们也呼吁社会对这类创新保持关注,以求将来在真正的危机时刻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