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活体猪肝移植:71岁患者在体内存活一个月,因免疫并发症离世成为警钟
这是一次跨物种移植的里程碑——一枚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肝被植入活体患者体内。71岁患者因肝癌与晚期肝病,原本不具备肝移植或部分肝切除条件,这次尝试被视为极具风险但意义重大的探索。手术后一个月,肝脏显示出良好功能且未出现排斥现象;但第38天,因免疫反应损伤血管内膜,肝脏最终被移除。
In This Article:
背景与里程碑:基因改造猪肝降低排斥风险,推动跨物种移植的可能性
这枚肝来自一只经过十次基因改造以降低排斥风险的Diannan miniature pig。这是异种移植领域正在形成的关键里程碑。早些时候,科学家在临床上将一枚经过改造的猪肝移植给一名临床死亡患者,标志着该领域的首次尝试。研究者希望未来此类移植可成为等待名单患者的桥梁,甚至成为最终治疗选项,但必须克服凝血调控与免疫并发症等重大挑战。
手术过程与初步结果:活体移植的希望与风险并存
患者为71岁,患有肝癌与晚期肝病,因病情与治疗条件受限,不能接受常规肝移植。移植后的第一个月,猪肝未被排斥,初步显示功能良好。第38天,出现免疫暴发性反应,损伤了血管内膜,移植肝脏被移除。医生随后用药物治疗和血液净化等手段尝试中和有害因素。
最终结局与反思:免疫与凝血挑战仍未解决,患者在第171日去世
尽管前期努力缓解不良反应,患者在移植后仍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最终,他在第171日去世。这一结果成为研究者思考医学界如何继续推进异种移植的关键点。Sun 博士表示,这一案例证明基因改造猪肝在人身上可维持较长时间的功能,但凝血调控与免疫并发症仍需克服。
专家观点:这是肝病学的新纪元,但仍需伦理与监管的严格框架
Sun Beicheng 博士指出:‘这起病例证明经过基因改造的猪肝可以在人类体内维持较长时间的功能。这是一个关键的进步,同时也暴露出需要克服的凝血失调和免疫并发症等挑战。’Heiner Wedemeyer 教授称这是肝病学领域的里程碑,显示基因改造的猪肝能在人体受试者身上提供肝功能,但也强调仍存在生物学与伦理挑战,异种移植可能为急性肝衰竭和肝细胞癌患者开启新路径。Beatriz Domínguez-Gil 博士则强调这类治疗仍处于实验阶段,需在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中评估短中长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未来可能作为桥接治疗或最终治疗的现实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