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于骨骼的隐形侵袭:微塑料竟渗透骨髓,威胁人类骨骼健康
最新研究汇总自62项研究显示,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颗粒正以多种方式影响骨骼健康。它们通过摄入的食物、饮水和空气进入人体,随后随血液循环积聚在骨组织,甚至可能进入骨髓。科学界警告:全球塑料产量仍在快速增长,年产量约4亿吨,使微塑料暴露成为一个持续的公共卫生议题。相关报道来自对大量研究的综述,Science Alert 亦有报道。
In This Article:
微塑料如何进入骨骼:从血液到骨组织
对62项研究的综述指出,微塑料颗粒能够通过血流进入骨组织并在体内沉积。动物实验显示它们可能抑制骨生长,干扰骨的正常代谢。暴露还与细胞层面的变化有关,包括降低细胞活性、加速细胞衰老、干扰分化,并可能引发炎症。在人体层面的直接证据尚不足,但在实验模型中已观察到显著影响。
对骨细胞与骨骼结构的具体影响
微塑料对参与骨骼生长与修复的细胞群体产生影响,可能削弱骨结构的强度。研究指出,细胞活性下降、衰老加速以及分化过程受阻,伴随炎症反应增加。在实验动物中还观察到骨骼生长的停止现象。罗德里戈·布埃诺·德·奥利维拉(Rodrigo Bueno de Oliveira)表示:『微塑料深入骨组织,包括骨髓,可能引发代谢异常。』
对人类健康的现实与隐忧
尽管尚未在人体直接观测到相同效应,全球范围内骨质疏松病例正在上升,骨折风险也在增加。专家警告,微塑料污染可能成为新的风险因素,与年龄、酒精等传统因素共同作用。塑料生产仍在增长,年产量约4亿吨,暴露风险持续存在。
应对之道:个人与社会行动
专家呼吁进一步研究微塑料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实际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个人层面可通过过滤日常饮用水、减少对塑料制品的依赖来降低暴露,如减少合成纤维和塑料瓶的使用。社会层面应加强监管、改进废弃物管理,并推动更清洁的生产与回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