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x 0.00 + POST No Image

屁股呼吸法真能救命吗?日美联合首次人体试验揭示安全性,但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

SHARE
0

一种被称为 enteral ventilation 的新型氧气输送技术,试图通过肠道直接将氧气送入血液,绕开受损的肺部。这一想法来自自然界的智慧,听起来像喜剧桥段,但已进入正式的研究阶段。初步人体研究显示,该过程在安全性方面表现良好,为未来把它发展成可用于临床的备用氧气输送路线打下基础。

屁股呼吸法真能救命吗?日美联合首次人体试验揭示安全性,但距离临床应用仍有距离

灵感来自自然界:在氧气短缺时通过肠道获取氧气的生物

Loaches(一种底栖鱼)在氧气不足时会浮到水面吸气,空气经消化道进入血液,最后经肛门排出。类似地,海龟、海参、蜻蜓幼虫,甚至猪在某些情况下也能以肠道的方式吸收氧气。受这些现象启发,科学家提出将相似的思路应用于人类,开发 enteral ventilation。

灵感来自自然界:在氧气短缺时通过肠道获取氧气的生物

人体试验:27名志愿者接受直肠注入无氧液体,评估耐受性

研究团队在日本开展了初步人体试验,招募27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向直肠注入不同量的 perfluorodecalin 溶液,要求保持60分钟。结果显示有20名完成整整60分钟,其中有些人摄入液体多达1.5升。受试者报告腹胀和不适,但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注入的液体并非氧合液体——这只是安全性测试,目的是评估人体对该过程的耐受性。"这是第一批人体数据,结果仅用于证明安全性,尚未评估其有效性。

人体试验:27名志愿者接受直肠注入无氧液体,评估耐受性

未来展望:若使用含氧液体,能否真正提升血氧水平?

研究人员计划在后续试验中改用氧合液体,以评估将氧气输送到血液的可行性,并确定需要多少液体以及需要保持多长时间。Takebe 博士表示:“现在已经确立耐受性,下一步将评估该过程的有效性。” 他们也提到,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呼吸机短缺使得探索替代氧气传输路径变得重要。

未来展望:若使用含氧液体,能否真正提升血氧水平?

意义与局限:希望之光与现实挑战并存

多种肺部疾病会损害氧气从肺部进入血液的传递,医生常用呼吸机或氧疗,但这些方法并非对所有患者都足够。Enteral ventilation 仍处于早期阶段,需要严格的临床证据、伦理审查和监管评估。读者可在下方分享你对这项技术前景与风险的看法。

意义与局限:希望之光与现实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