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x 0.00 + POST No Image

你看到的是蓝色还是紫色?九点幻觉引发全球热议

SHARE
0

这组看似简单的九点错觉,放在深紫色背景上,却让全网争论不休。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者声称这可能是迄今最离奇的视觉错觉。Reddit关于它的讨论已获得超过4,900个赞和超过500条评论,网友分成两派:有人坚持“它们显然是紫色”,也有人坚称“全都是紫色”。一些网友甚至写道:“我的眼睛快疯了……我现在不打算睡觉。”

你看到的是蓝色还是紫色?九点幻觉引发全球热议

错觉到底怎么运作?九点、蓝背景与聚焦的秘密

错觉的核心由九个点构成,背景是蓝色偏紫的深色。通过把聚焦点从一个点移到另一个点,只有当前视线所在的点会显现出紫色,其余点则看起来偏蓝。 发明者博士Hinnerk Schulz-Hildebrandt解释:实际上所有点都是紫色,只是在蓝色背景上呈现出差异。把手机距离约30厘米,并逐一盯着每个点,当前聚焦的那个点就会显现为紫色。这恰恰是他设计它的目的。 他还补充说:这组错觉展示了大脑如何在视线中心处构建颜色,紫色在此处最易被正确呈现,周边的点则更易呈现蓝色。 观众的个人体验也被记录下来:“只有中间的那个是紫色,但它一直在移动。”(Only one is purple to me, but it keeps moving around.)“我的颜色感知会根据我是否直接看着点而改变。”(My perception of the color changes depending on whether I'm focusing directly on the dot.)“紫色的点怎么知道要出现在我眼睛看着的地方?” 这组现象也与颜色对比效应相关,类似《The Dress》引发的颜色争议。

错觉到底怎么运作?九点、蓝背景与聚焦的秘密

视觉科学背后的秘密:紫色如何在大脑中生成

紫色不是光谱中的固定颜色,而是在视觉皮层通过L锥和S锥细胞的组合激活后形成的知觉。 人眼中的三种锥细胞(S、M、L)分别对蓝、绿、红光敏感,紫色正是L锥与S锥的特定协同所产生的知觉结果,并且对背景颜色极为敏感。 这就是为什么颜色对比效应会让人对同一对象产生截然不同的色彩感知。 由于中心视野的锥细胞分布更密集,聚焦在点上时更容易看到紫色;而在周边区域,感知更易偏向蓝色,错觉因此显现。

视觉科学背后的秘密:紫色如何在大脑中生成

变体与延伸:从360点到消失的诗句,再到 Delboeuf

还有一个版本在同样的蓝背景上放置360个紫点,缓慢移动手机距离时,聚焦区域扩大,更多点从蓝色转为紫色。 另一个版本引入了“消失的诗句”:用同样的紫蓝配色书写文本,读到的词在你聚焦处变成紫色,其他文字则变蓝并慢慢淡去。 发明者将其命名为“定焦与距离相关的颜色错觉”(fixation and distance-dependent colour illusion),强调只有被直接看向的部分才显示紫色。 此外,Delboeuf错觉也被提及:在一个圆点被一个大圆环包围时,知觉会让同等大小的点显得不同。勒波多夫(Delboeuf)这一效应的提出者是比利时哲学家兼数学家约瑟夫·勒波多夫(1831–1896),其工作于1865年。 在日常应用中,Delboeuf错觉也与餐盘错觉相关:理论上较小的盘子可能让人觉得自己吃得更多;但新研究显示,在饥饿状态下,人们对份量的识别仍然准确,受盘子大小的影响较小。

变体与延伸:从360点到消失的诗句,再到 Delboeuf

从实验到日常:科学启示与认知边界

综合来看,这组错觉提醒我们:颜色感知既是生理过程,也是心理建构。背景、对比、聚焦位置都能显著改变我们看到的颜色和尺寸。 紫色并非光谱中的单一颜色,而是大脑对L锥与S锥激活的产物,并受背景对比强烈影响。 日常生活中的颜色知觉也在不断上演: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情境下可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色彩。 这也是人脑的魅力与局限:复杂而精妙,但并非总能像相机一样客观地记录世界。

从实验到日常:科学启示与认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