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x 0.00 + POST No Image

迷幻药或成控制免疫的革命性钥匙——一剂在一周内显著降低炎性分子,却不削弱健康免疫

SHARE
0

过去几十年,迷幻药与嬉皮文化密切相关,被药物法条封锁,研究长期停滞。现在,随着对精神健康治疗边界的重新评估,科学家重新踏入这个曾经被视为禁区的领域。

迷幻药或成控制免疫的革命性钥匙——一剂在一周内显著降低炎性分子,却不削弱健康免疫

炎症治疗的突破:迷幻药抑制炎性分子、或替代类固醇的抗炎策略

在人体细胞培养和动物实验中,迷幻药如 DMT、LSD,以及 (R)-DOI,能够阻断炎性分子TNF-α、IL-6的释放,这些分子与关节炎、哮喘、抑郁甚至创伤性脑损伤后的脑损伤有关。 与常规抗炎药(如类固醇)相比,迷幻药的一个显著优势是抗炎作用似乎在不抑制健康免疫功能的前提下发生,这对于长期治疗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在人体研究方面,证据正在逐步累积,迷幻药可能帮助管理炎症——炎症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抑郁、关节炎和心血管疾病。 以 psilocybin 为例,一项涉及60名健康参与者的研究显示,一剂量就足以在接下来的一周显著降低两种关键炎性分子TNF-α和IL-6;但也有研究因样本量小或参与者有药物史等因素而结果不一。

炎症治疗的突破:迷幻药抑制炎性分子、或替代类固醇的抗炎策略

从机制到未来:5-HT2A受体与潜在的无幻觉药物

研究者普遍认为迷幻药通过5-HT2A受体发挥作用——这是脑细胞对血清素的反应通路,常被称为“快乐激素”的入口。然而,抗炎效应可能并不完全依赖于引发幻觉的同一信号通路,可能涉及尚未完全理解的其他机制。 在动物研究中,两种具有迷幻效应的药物在哮喘模型中的抗炎效果差异显著:(R)-DOI 完全逆转炎症,而 (R)-DOTFM 则无效,这进一步提示抗炎效应可能与致幻效应分离。 这为开发更安全的药物打开了新路径——所谓的“Pipi 药”——即“迷幻提示但不致幻”的药物,旨在复制治疗益处而不引发幻觉。 一些候选药物已被识别,如 DLX-001 和 DLX-159,由 Delix Therapeutics 开发,显示在不产生致幻体验的情况下也有抗抑郁等效应的迹象,未来有望革新炎症相关疾病的治疗。 尽管研究仍处于早期阶段,但证据正在累积:迷幻药或基于它们的药物,可能成为全新的抗炎治疗途径。

从机制到未来:5-HT2A受体与潜在的无幻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