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Image x 0.00 + POST No Image

没有数字身份,就没有饭吃:2025年的数字身份正在逼近西方社会

SHARE
0

2025年的警示是:善意的路正在被数字化改写,遍布CCTV与无处不在的追踪。 从北京、柏林到伦敦,政府宣布推出数字身份,承诺带来便利与安全,但这份承诺的代价却是对自由的侵蚀。 这条路如同古语所说:通往地狱之路往往铺满善意的意图;如今,数字化的监督正成为现实。

没有数字身份,就没有饭吃:2025年的数字身份正在逼近西方社会

中国的“公民信誉重置”已上线:每笔交易绑定唯一身份

中国的新全国性计划名为“公民信誉重置”,已全面上线。公民需要国家发放的数字ID,才能买饭、乘地铁、上网或开设社媒账户。 这项措施把多年碎片化的监控系统整合成一个统一数据库——每一笔交易都绑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标识。 曾经被称作“社会信用”体系的概念,如今变得更冷静、更高效。没有数字ID,就无法参与社会。

中国的“公民信誉重置”已上线:每笔交易绑定唯一身份

英国的数字身份计划:强制化的就业与公共服务门槛

在英国,首相Keir Starmer宣布数字身份制度是移民与国家安全议程的核心,目标是在2029年前强制执行。 系统将把个人和公民数据存储在移动设备上,雇佣、税务、公共服务等都将需要数字凭证。 民权组织如Big Brother Watch将其称为“检查站社会”,担心一旦绑定身份,获得食物、医疗或交通就会被条件化。 文章还指出,已出现中国式的情况——因脸部识别失败而无法购买食物,警示此路径的风险。

英国的数字身份计划:强制化的就业与公共服务门槛

数字欧元与欧洲的监控化钱币:可编程与隐私之辩

布鲁塞尔推进数字欧元——欧洲央行的央行数字货币计划进入试点阶段,声称提升效率与包容性。 分析师警告,数字货币可能具备“可编程性”,资金可据政府政策被监控或限制。 欧央银行承诺隐私水平接近现金,但批评者指出数字系统天生就带来监控设计。 此外,EU的Chat Control计划将对端到端加密平台的消息进行扫描,Signal的CEO Meredith Whittaker表示若要保护端到端加密,宁愿退出欧洲也不愿妥协。

数字欧元与欧洲的监控化钱币:可编程与隐私之辩

选择未来:去中心化、抗审查的网络与自托管货币

问题不在于系统能否运行,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让技术成为一个无形的日常操作系统。 对策是去中心化、抵制单一监控、使用抗审查的平台如Nostr,以及选择自托管的货币如比特币,以备不时之需。 历史不会记住那些在还能选择时保持冷静、顺从并继续前行的人;它将记住那些选择在尚有机会时退出的人。

选择未来:去中心化、抗审查的网络与自托管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