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际的神秘客:或将成为银河系的‘种子’,推动新行星的诞生
今年年初,天文学家发现一个来自星际空间的天体正在穿过太阳系的内层轨道,成为人类观测历史上的重要证据。它的来路和成分异常,引发了全球目光。研究者们用强大的望远镜持续追踪,试图弄清它的异常成分与起源。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个彗星,但其形态与行为颇为不同,甚至有人提出它可能是外星文明遗迹的说法,NASA 则对此予以否定。尽管如此,这位‘不速之客’的存在,促使科学家重新思考星际物体的作用和对星系演化的潜在影响。
In This Article:
来自星际空间的客人:3I/ATLAS 的故事
今年初,3I/ATLAS 这个来自星际的对象被首次发现,随后通过望远镜进行持续观测,研究它的构成与起源。大多数分析认为它是一个异常的彗星,但仍留有未知之处;有人甚至提出它可能是来自外星文明的残骸,但这与 NASA 的立场相左。尽管如此,这个‘访客’的存在让科学家重新考虑星际物体对行星形成的潜在作用。
星际物体可能成为行星形成的种子
在欧洲科学大会的讨论中,天体物理学家 Susanne Pfalzner 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若像 3I/ATLAS 这样的星际对象被年轻恒星的尘气盘捕获,它们可能成为新一代行星的“种子”。她的模型显示,尘盘的引力场能够捕获大量大小接近第一颗星际天体(2017 年首次发现的‘Oumuamua’,长度约 330 英尺)的天体,并促成行星的快速成长。她说:“星际空间将为下一代行星的形成提供现成的种子。”这为解释行星形成中的一些难题,尤其是在较大恒星上形成气体巨行星的速度,提供了新线索。
为何这能解释小质量星系中气体巨行星的罕见性
这为解释为何在较小的 M 型星系统中,气体巨行星相对罕见提供线索,因为这类恒星的行星盘往往较冷、寿命较短,给行星形成带来时间压力。相比之下,围绕太阳类恒星的盘存在时间更长,孕育巨大行星的机会也更多。若星际对象数量充足,它们带来的额外质量将推动气体巨行星更早成形。Pfalzner 指出:“更高质量的恒星在捕获星际物体方面更高效,因此星际对象为行星形成提供的种子在这些恒星周围应更具效率。” “而它们的快速形成正是我们所观察到的。”
未来的路:研究、争议与意义
现在,Pfalzner 与同事们正在评估理论上的捕获数量,以及这些星际种子在不同恒星的尘盘中的分布。他们希望通过计算机模拟和观测数据,揭示星际对象成为行星的概率及其对行星群组成的影响。尽管这一设想充满想象力,关于星际物体是否真的改变了我们对行星形成过程的认知,仍需更多证据。这项研究也提醒我们:宇宙中的孤旅者,可能对我们熟悉的行星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关于“星际天体是否来自外星文明”的争议,NASA 的相关说法亦在学界引发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