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的时间囊:蒂坦尼克孪生舰 Britannic 沉没百年后迎来首批宝藏
在爱琴海深处,来自 Britannic 的首批宝藏正被打捞上岸,准备成为新建在比雷埃夫斯的国家水下古物博物馆的展品。这艘与泰坦尼克号同属一家公司建造的豪华游轮,战争时期被征用为医院舰。1916年11月12日,它开启了最后一次航行,仅九天后在爱琴海被德国水雷击中沉没,船只在约55分钟内完全下沉。船长巴特莱特本想让船在基亚岛附近搁浅自救,但由于水流强劲和船体倾斜,这一计划未能实现,撤离在距离岛屿约7公里处开始。
In This Article:
战争的命运:从豪华游轮到医院舰
Britannic 与泰坦尼克号同为同一家公司建造,原本被誉为极致奢华的游轮。战争爆发后,它被征用为医院舰,承担运送伤兵的任务。1916年11月12日, Britannic 开始了它的最后一次航行;九天后在爱琴海被德国水雷击中沉没,沉没过程仅用55分钟。船长巴特莱特尝试将船搁浅以求自救,但撤离最终在距离基亚岛约7公里的位置展开。
深海探宝:11名潜水员的危险而谨慎的行动
上周,希腊文化部宣布,五月份由11名潜水员组成的队伍从沉船 Britannic 打捞出一批无价遗物。为完成任务,他们使用封闭循环呼吸器潜水,可以在远离气瓶的情况下进入深海。海况极为恶劣,强流和能见度低使得并非所有计划中的物品都能取出,部分文物状态不佳,或藏在难以抵达的位置。
珍贵遗物明细与现状
打捞出的文物包括:船钟、左舷导航灯、第一等级舱银制托盘、土耳其浴室瓷砖、两支望远镜,以及来自第二等级舱的瓷盆。瓷盆依然洁白如新,盘子上印有深蓝色的“White Star Line”印记;但长期浸没后的托盘已锈蚀。所有物品现已送往雅典的欧洲大学协会(EUA)实验室进行保护与保存。
未来的博物馆与历史的回响
这些珍宝将成为未来在比雷埃夫斯港建立的水下古物博物馆收藏的一部分。 Britannic 的规格包括:长269米,宽28.65米,高18.4米,毛载重约48158吨,曾是当时英国最大的船只。该船由 White Star Line 运营,首航于1915年12月23日,从利物浦驶往默多鲁斯(希腊)。1975年,著名海洋学家雅克-伊夫·库斯托发现了 Britannic 的沉船,船体位于右舷,深度约122米,除了船首处有巨大破洞外,几乎未受损。文物的保护与展示,将让公众看到这段海底历史的真实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