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卡车盖上太阳能板:100平米、峰值13kW、年增约5,000公里的现实赌局
在瑞典,一项由乌普萨拉大学、Scania、几家运输企业与Midsummer共同推动的试验启动,目标是评估太阳能在重载运输中的实际效用。覆盖在一辆牵引车与半挂车上的100平方米轻量化钙钛矿太阳能板,峰值输出约13千瓦,年发电量约8000千瓦时。换算成里程,大约相当于额外约5000公里的纯电续航。 但卡车的年行驶里程通常超过十万公里,这个增量到底有多大?研究者希望通过真实世界数据回答这个问题,以及太阳能在大规模货运中的潜力与挑战。
In This Article:
太阳能在汽车上的现实挑战:效率、重量与成本
直到现在,太阳能板在汽车上的应用遇到三大现实难题:效率仍然有限,难以为电动机提供显著增益。 此外,面板增加的重量会提高整车能耗。 再者,面板和系统的成本偏高,使大多数车主难以实现经济回报。 不过市场上已经出现一些车顶太阳能套件,价格通常在500至1000美元区间,能够为汽车空调等提供辅助电力,但远未改变行业格局。 随着光伏技术持续进步,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太阳能在汽车领域的前景逐渐明朗。
瑞典试点:在重载运输中试验钙钛矿太阳能板
项目使用梅赛德斯-奔驰Actros牵引车和半挂车,车身覆盖100平方米轻量化钙钛矿太阳能板,由Midsummer制造。 这种板材的目标是减轻系统重量、提高效率,使系统更易集成到高强度运输场景。 在相对晴朗的瑞典环境下,系统峰值约13千瓦,年产电量约8000千瓦时,折算为约5000公里的额外续航。
意义、机会与挑战:数据决定未来
尽管多出的5000公里看似不多,但真实世界数据对于理解太阳能在高强度货运中的表现至关重要。 研究将评估长期的经济性、维护成本以及与传统能源的碳排放对比。 结果可能为汽车行业的脱碳化路径提供证据,也可能激励其他国家在运输领域开展类似试点。
从数据到产业变革:太阳能在货运的未来
如果结果显示在特定条件下具有成本效益,这项研究可能推动太阳能在重载运输中的更广泛应用。 长远来看,持续的技术进步与规模化应用可能显著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帮助实现全球交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这类试点也可成为其他国家的参照,推动国际层面的低碳运输合作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