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事实与故事揭露:"以生存之名,靠任何代价"的节目其实是造假
他被全球数以百万计的观众视作能在地球上任何角落生存的人。凭借《以生存之名》这档节目,Bear Grylls 展现出似乎无所不能的求生能力,陪伴观众度过五年。但事情远没有那么单纯。 以下8个事实与故事,将揭示幕后真相、操控与风险,证明这档节目并非完全真实。
In This Article:
真相一:荒岛之说与夏威夷酒店的真实对比
2008年,第一季播出不久后,野外求生顾问马克·维纳特透露,Bear Grylls 实际上在夏威夷的一家旅馆停留、休整,而并非真正被困在荒岛。他白天在外生存,夜晚则回酒店休息,准备下一天的拍摄。 粉丝和观众随之质疑节目的真实性。Bear Grylls 随后公开道歉,承诺下一季将更极端、也更透明。
真相二:筏子并非全凭他人独力,幕后操作揭露
野外专家马克·维纳特还指出,‘荒岛’那集中的筏子并非 Bear 全力独自用原始材料搭建。其实筏子先由他和摄制组用竹子、棕榈叶等材料搭建完成,随后在镜头前让 Bear 重现,拍摄完成后再拆解以示“再现”过程。该集的拍摄地点也被证实是在大岛一带的较易通行的区域,而非真正无人岛。 此外,顾问梅根·海因在节目中扮演关键安全与现场协调角色。她曾在瑞士、泰国等地测试和执行极端任务,还曾在泰国丛林中发现并逃离一家非法农场主的团伙,长达四个小时,期间她深知地形与风险。
真相三:岛屿节目中的伪装与参与者身份
《岛屿上的 Bear Grylls》节目中,所谓的“与鳄鱼等生死对决”场景,实际上是由剧组安排的情节。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参与者并非完全随机选择:其中四人是真正的求生高手,另一些人则是此前就与 Bear 合作过的专业人士。 尽管节目遭遇强烈质疑,并因争议而收视不佳,但它仍在电视屏幕上坚持了整整五年,直到2019年正式结束。
真相四:行业质疑与关键细节的反思
2008年,Bear Grylls 与探险大师雷·迈尔斯公开对峙,后者称 Bear 只是一个典型的表演者,指出节目中有大量是事先设计的镜头。迈尔斯特别点名,关于他在塞拉内华达山脉中遇见野马的情节,后来被曝其实是人为安排的动物。 尽管 Bear 与多名专业顾问合作,但有些镜头仍显得像是在照本宣科的剧本。例如,他曾声称“最好的办法是逃离熊”,但这在真实野外常常不可行;正确的做法应是保持冷静、缓慢后退并避免直视熊。 此外,节目中的装备也引发质疑。Bear 喜爱的 Gerber 品牌多功能刀被专业评测给出低分,甚至有刀齿在砍伐树木时折断的案例。节目组还在《荒岛》节目中人为制造水源:挖出人工水池,铺设橡胶衬里并灌满水。尽管争议不断,这档节目仍然播出至2019年,揭示了观众对生存故事的渴望与节目制作之间的张力。